462回忆录22-《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》
第(3/3)页
景熙帝点头:“太子但说无妨。”
“儿臣以为,科技兴邦与儒学教化并非对立,而是相辅相成。”慕容彦说道,“科技能强兵富国,守护家国;儒学能教化人心,凝聚力量。我们既不能固守旧制,排斥科技,也不能一味推崇科技,忽视传统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关于徐爱卿的方案,儿臣建议,天文台网络的扩建可以分阶段进行,优先在西域、漠北的军事重镇增设,兼顾国防与科研;科技书院可以与现有的儒学书院合作,开设科技课程,让学子们既能学习儒学经典,又能接触科技知识。同时,朝廷可以颁布法令,鼓励百姓学习科技的同时,重视农桑与儒学,做到兼顾并重。”
慕容彦的提议既支持了徐光启的科技新政,又照顾到了守旧势力的担忧,得到了不少中立官员的赞同。
徐光启心中一动,立刻说道:“太子殿下所言极是。臣愿意调整方案,与儒学书院合作,培养复合型人才;天文台扩建分三期进行,第一期先在西域的伊犁、漠北的乌兰巴托增设观测站,后续再逐步扩展。”
王伦等人见太子表态,又有不少官员赞同,知道再强行反对也无济于事,只好说道:“既然太子殿下与徐大人愿意调整方案,臣等不再反对,但请陛下督促,切勿过度耗资。”
景熙帝终于开口,声音威严而坚定:“准奏。徐爱卿,即刻按照调整后的方案推进经度工程与科技书院的建设,务必精打细算,避免浪费。王爱卿,户部需全力配合,保障资金供应,同时加强监管,杜绝贪腐。”
“臣遵旨!”徐光启与王伦同时躬身应道。
朝堂的博弈暂时落下帷幕,但守旧势力并未就此罢休。几天后,一封匿名奏折递到了景熙帝的案头,奏折中指责徐光启“勾结外邦,窃取红毛夷技术”,还说科学院的不少设备“暗藏隐患,危及朝堂安全”。
景熙帝看完奏折,脸色阴沉。他知道,这是守旧势力的最后抗争,他们无法在朝堂上阻止科技新政,便试图通过造谣中伤,动摇自己对徐光启的信任。
景熙帝没有声张,而是秘密召见了李东阳。“李爱卿,你刚从霍尔木兹回来,对徐光启与科学院的情况最为了解。奏折中所言,是否属实?”
李东阳躬身答道:“陛下,臣可以用性命担保,徐大人忠心耿耿,一心为国。科学院的设备皆是工匠们自主研发,部分借鉴了红毛夷的技术,但也是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绝非‘窃取’;至于‘暗藏隐患’,更是无稽之谈,科学院的每一台设备都经过了反复测试,安全可靠。这封奏折,显然是有人故意造谣,意图阻碍科技新政。”
景熙帝点了点头:“朕也相信徐爱卿的为人。但谣言惑众,若不加以澄清,恐会动摇人心。你即刻去调查此事,找出幕后黑手,还徐爱卿一个清白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李东阳领命而去。
经过一番调查,李东阳很快查明,匿名奏折是赵谦指使亲信写的。赵谦见朝堂博弈失败,便想通过造谣中伤,逼迫徐光启下台。
景熙帝得知真相后,龙颜大怒。他下令将赵谦革职查办,同时在朝堂上公开澄清谣言,表彰徐光启与科学院的功绩。“徐爱卿推行科技新政,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。今后,谁敢再以谣言阻碍科技发展,朕绝不轻饶!”
景熙帝的表态,彻底粉碎了守旧势力的最后希望。朝堂之上,支持科技兴邦的声音占据了主导,科技新政得以顺利推进。
科技书院很快与广州、江宁的儒学书院达成合作,开设了天文、数学、航海、军工等课程。学子们抱着儒学经典的同时,也开始钻研科学著作,不少年轻人展现出了过人的科技天赋,成为了科学院的后备力量。
西域与漠北的天文台顺利建成,天文台网络覆盖了南夏的内陆与边疆。通过同步观测,星表的精度再次提升,航海钟的校准更加精准,南夏的航海技术与天文学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。
徐光启站在广州天文台的观测塔上,望着夜空中的繁星,心中满是感慨。朝堂的博弈虽然艰难,但他终究守住了科技兴邦的道路。他知道,这不是终点,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,但只要有陛下的支持、太子的理解与志同道合的伙伴,他就有信心将科技兴邦的事业推向更远。
此时,景熙帝也站在皇宫的观景台上,望着科学院方向的灯火。他知道,南夏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,科技与传统的碰撞、文明与野蛮的较量,都在考验着这个国家。但他坚信,只要坚持科技兴邦、文化传承,南夏必将在时代的浪潮中,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守护好这片辽阔的疆土与灿烂的文明。
四十、全球海权的新格局:会盟的扩张与红毛夷的退守
印度洋的季风带着温暖的湿气,吹拂着科伦坡的港口。南夏会盟的第四次峰会在这里召开,来自波斯湾、红海、东非、东南亚的二十多个邦国的代表齐聚一堂,港口里停泊着各国的船只,南夏的“白泽号”旗舰巍然矗立,佛朗机、霍尔木兹、撒马尔罕等邦国的船只分列两侧,旗帜飘扬,场面庄严而隆重。
李东阳作为南夏的代表,站在峰会的**台上,目光扫过台下的各国代表,声音洪亮而坚定:“各位盟友,三年前,我们因共同的利益与威胁走到一起,成立南夏会盟。如今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挫败了红毛夷的封锁与渗透,守护了贸易的安全与文明的尊严。今天,我们齐聚科伦坡,就是要商讨会盟的未来,构建一个更加公平、安全、繁荣的全球海权新格局。”
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各国代表们深知,加入南夏会盟后,他们的贸易安全得到了保障,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霍尔木兹凭借南夏的支持,摆脱了红毛夷的威胁,港口日益繁荣;撒马尔罕的非遗技艺通过科技传播到世界各地,手工业蓬勃发展;东非的桑给巴尔邦国借助南夏的航海技术,开辟了新的贸易航线,香料与象牙的出口量大幅增加。
“李大人说得好!”桑给巴尔的代表站起身,激动地说道,“红毛夷在东非沿海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是南夏会盟帮我们赶走了侵略者,守护了我们的家园。我们恳请加入南夏会盟的核心圈,与各位盟友并肩作战,共同抵御外来威胁。”
桑给巴尔的提议得到了不少邦国的响应。东非的蒙巴萨、红海的亚丁、东南亚的苏禄等邦国的代表纷纷起身,请求加入会盟核心圈,深化与南夏及其他盟友的合作。
李东阳微笑着点头:“各位的信任,是对南夏会盟最大的肯定。我们同意桑给巴尔、蒙巴萨等邦国加入核心圈。从今往后,会盟核心圈将共享军事技术、情报信息与贸易资源,共同组建联合舰队,守护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贸易安全。”
峰会现场再次响起掌声。各国代表纷纷签署协议,南夏会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,影响力覆盖了从东非红海到日本海的广阔海域,形成了一个以南夏为核心、各邦国协同发展的庞大联盟。
与此同时,红毛夷的大本营里,气氛却异常沉闷。红毛夷的总督看着手中的战报,脸色铁青。马鲁古的封锁被打破,北方航道的渗透受阻,波斯湾的阴谋破产,甚至连东非的据点也被南夏会盟的联合舰队攻占,红毛夷在全球海域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“总督大人,南夏会盟的势力越来越强,我们的舰队损失惨重,补给也日益困难。”将领们忧心忡忡地说道,“继续与南夏对抗下去,我们恐怕会得不偿失。”
红毛夷总督沉默良久,他知道将领们说得没错。南夏的科技发展速度远超预期,水师装备不断升级,潜艇、龙炮等武器威力强劲;而南夏会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,各国协同作战,形成了强大的合力。反观红毛夷,战线拉得过长,补给线不断被切断,士兵们士气低落,继续对抗下去,只会遭受更大的损失。
“下令,收缩防线。”红毛夷总督终于做出决定,“撤回在东非、波斯湾的所有舰队,集中力量防守欧洲与美洲的海域。同时,暂停对南夏的军事行动,派遣使团前往南夏,寻求和平谈判。”
这个决定虽然艰难,但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。红毛夷不得不承认,他们已经无法撼动南夏会盟在东方海域的主导地位,全球海权的格局,已经悄然改变。
南夏收到红毛夷的和平谈判请求后,景熙帝召集群臣商议。“红毛夷如今势穷力竭,请求和谈,各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
陈璘出列说道:“陛下,红毛夷生性贪婪,此次和谈不过是权宜之计,待他们恢复实力,必然会卷土重来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必须在谈判中占据主动,确保南夏与会盟的利益不受损害。”
徐光启附和道:“陈将军所言极是。我们可以同意和谈,但必须提出明确的条件:红毛夷必须承认南夏会盟在东方海域的主导地位,撤出所有在东方海域的军事据点;赔偿战争损失,开放欧洲的贸易市场;禁止向会盟邦国出售军火,不得干涉各邦国的内政。”
太子慕容彦补充道:“此外,我们还要借助和谈的机会,向红毛夷展示南夏的科技与军事实力,让他们不敢轻易再犯。同时,继续推进科技兴邦与文化传承,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,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。”
景熙帝点头:“准奏。就由李东阳担任谈判代表,前往红毛夷的据点进行谈判,务必坚守底线,维护南夏与会盟的尊严与利益。”
李东阳领命前往。谈判桌上,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,据理力争,寸步不让。红毛夷的代表深知自己处于劣势,最终被迫接受了南夏提出的所有条件,签署了《科伦坡和平协议》。
协议规定:红毛夷撤出在东方海域的所有军事据点,不得再干涉东方各国的内政;赔偿南夏会盟各国的战争损失;开放欧洲市场,与南夏会盟开展平等贸易;禁止向东方海域出口军火与军事技术。
《科伦坡和平协议》的签署,标志着红毛夷在东方海域的扩张彻底失败,全球海权新格局正式形成。南夏会盟成为东方海域的主导力量,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贸易与合作,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。
协议签署的消息传来,南夏举国欢腾。广州的港口里,百姓们张灯结彩,水师的战舰鸣炮致敬;撒马尔罕的非遗工坊里,匠人们编织出带有和平纹样的织绣,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;雪域高原的羌寨里,卓玛阿妈带着百姓们载歌载舞,感谢南夏守护了家园与文化。
陈璘站在“白泽号”的甲板上,望着辽阔的大海,心中满是欣慰。多年的征战,终于换来了海疆的安宁。但他知道,和平来之不易,守护和平需要更强的实力。他下令水师继续加强训练,升级装备,时刻保持警惕,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和平海域。
徐光启则带领科学院的工匠们,继续投身于科技研发。他们开始研制更先进的飞船、更精准的天文仪器、更高效的农业技术,为南夏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他们加大了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与科技融合力度,让古老的文明在科技的加持下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李东阳站在科伦坡的港口,看着各国的船只在海面上穿梭,贸易的喧嚣与文明的共鸣交织在一起。他知道,全球海权的新格局已经形成,但文明的交流与竞争永远不会停止。南夏会盟将以和平、包容、共赢的姿态,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,守护文明的火种,开创一个更加繁荣、美好的未来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。南夏的旗帜在风中飘扬,象征着希望与力量。在这片辽阔的海洋上,古老的文化与前沿的科技深度融合,不同的文明相互尊重、相互交融,共同谱写着一曲关于传承、创新、和平与发展的壮丽史诗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