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的气力仿佛被岁月抽空,甚至多走几步路,都会引来一阵剧烈的喘息。 这副残躯,再也看不出半分曾经文武双全,一生戎马未尝一败的绝代风华。 然而,肉身越是衰败,王阳明眼中的神光却越是璀璨,仿佛有某种东西正在他的灵魂深处孕育、升华。 终于,到了公元1528年,嘉靖七年。 王阳明的身体,宛如风中残烛,再也撑不住了,平定叛乱之后,王阳明上疏请求致仕。 不等朝廷批准,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途。 冰冷的江风钻入马车,王阳明蜷缩在厚厚的被子里,身旁烤着一个暖炉,他重重地呼出几口带着白霜的浊气。 胸口的窒闷感才稍稍缓和,一张枯瘦的脸上,挤出一丝疲惫的笑意。 “汝中啊,咱们若是再不走,怕是……就真的来不及了。” “还有些事,在等着为师……呼……去了结!” 短短几句话,却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。 王阳明不得不闭上眼,急促地呼吸着,强行提起一丝精神。 即便虚弱至此,他的目光依旧温和而明亮,宛若一盏点燃在灵魂深处的永恒明灯,任凭风吹雨打,永不熄灭。 然而,当马车刚刚驶离两广地界,抵达浩瀚的长江河畔之际。 骤然间,王阳明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中,爆发出璀璨到极致的光芒,仿佛一尊沉睡了千古的神祇,在他的身躯里悍然苏醒! “汝中,停车!” “有故人……来见为师了!” 王龙溪心头一震,连忙勒住马缰,举目顺着老师的视线眺望。 只见江口渡头,不知何时,已站着一名身形挺拔如枪,眉目英朗如剑的中年。 那人只是静静立在那里,却仿佛成了这片天地的中心,江风吹拂着他的衣袍,却撼动不了他分毫。 “此人是谁?难道又是来老师这里寻‘死’的?”王龙溪心中虽惊疑不定,但并不在意。 这十多年来,总有三三两两的武林绝顶高手,前来寻老师。 奇怪的是,这些武林高手,往往都是自己走着来,离去之时总是由别人背者离开,宛如死尸! 虽然满腹疑惑,但王龙溪还是恭敬地停稳马车,静静侍立一旁,等待老师的训示。 车帘掀开,王阳明蹒跚着走出马车,寒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,他的目光却穿透了空间的距离,落在渡口那名中年身上。 “无忌,二十年不见,你怎么亲自下山来了?” 王阳明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感慨。 二十年的教主之尊,早已将昔日那个倔强固执的少年,打磨成了一个气吞山河,顶天立地的伟岸男子。 张无忌的目光落在王阳明身上,那如山岳般沉稳的气势微微一颤,对着王阳明深深一揖。 “先生!无忌此来,是请您回山的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