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-清渠-《拾穗儿》
第(3/3)页
到了吃饭的点儿,他们就由几个半大孩子领着路,用木桶挑着开水,用篮子提着吃食,踩着松软的沙子准时送到各个工地上。
看着子弟们在沙地里汗流浃背、热火朝天的样子,这些见过村子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老人们,眼圈泛红,捻着胡子连连点头,小声念叨着:“人心真要齐了,黄沙也能挖开!有这股子心气儿,咱金川村,往后肯定有盼头!”
活儿干得并不顺当。最大的麻烦来自天气。就在水渠修到最关键的中段,大部分黄沙清得差不多,刚露出旧渠身、正集中力量修补渠帮、抹水泥面的时候,一场夏天常见的雷阵雨,没打招呼就来了。
铜钱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下来,松散的沙岸被雨水一泡,瞬间变得泥泞滑溜,刚清出的渠槽里积满雨水,随时可能塌沙埋渠。刚抹上还没干透的水泥砂浆,最怕雨水冲、雨水泡。
“停下!快停下!盖渠帮、挡沙壁!”李大叔反应极快,冒着大雨冲到工地上,哑着嗓子大声喊。
村民们立刻动起来,扔下工具,跑回村,找来所有能遮雨的东西——家里存的旧油布、盖粮食的厚草帘子,甚至是一些大片的芭蕉叶子,手忙脚乱却又小心地把刚抹好水泥的脆弱渠壁盖起来,用石头压住边角,又找了木板加固沙壁,防止塌落。
雨水把每个人的衣裳都淋透了,冰凉地贴在身上,但没人抱怨,所有人的心都拴在那段辛苦清出的渠身和抹好的渠壁上。
雨哩哩啦啦下了整整一夜才慢慢停住。第二天一早,天刚放晴,李大叔就急着带王强他们仔细检查被雨水泡过的渠段。
让人松口气的是,沙壁加固及时,没出现大面积塌落,水泥砂浆虽然受了潮,但没被雨水直接冲打,表面大体是好的,没出现明显的裂口或者掉皮。
这场虚惊,反倒让村民们更佩服李大叔想得周到,也积累了应对沙渠雨天施工的经验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