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八章 鱼骨彝歌-《青海没有羊眼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们彝家的《阿细先基》,唱的是先祖战胜洪水猛兽、开辟生路的故事,里面蕴含着不屈的‘生’之意志,所以能暂时压制那些沉溺于‘死’之怨念的东西。”俄普阿木叹道,“但这些年,年轻人会唱古歌的越来越少,这歌声的力量也弱了,湖里的怨念就又跑出来作怪了。”

    赵清真明白了缘由。这“鱼骨庙”之患,根源在于一个湮灭部落的集体创伤性记忆所形成的负面意念场。强行超度,因其无固定核心且怨念深重,极难成功;放任不管,则遗祸地方。或许,可以借助这彝族古歌中蕴含的正面精神力量,结合自身道法,进行一次大规模的“净化”与“安抚”。

    他将自己的想法与俄普阿木沟通,希望能集合村中所有会唱《阿细先基》的人,于月圆之夜,在湖边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,以歌声为引,道法为桥,净化湖怨。

    俄普阿木与村中长老商议后,认为这是解决千年祸患的良机,欣然应允,并表示会尽全力召集人手。

    三日之后,月圆之夜。异龙湖畔,篝火熊熊,几乎全村能歌善舞的彝族百姓都聚集于此,在俄普阿木的带领下,肃然而立。赵清真则于湖岸最突出的一块礁石上设下简易法坛,以那几株古树为基点,布下了一个汇聚生机、稳固心神的辅助阵法。

    子时将至,湖心深处,那熟悉的、令人心悸的女子哭泣声再次幽幽响起,湖面上也开始泛起诡异的薄雾。

    “时候到了!”俄普阿木苍老而坚定的声音响起,他猛地拨动月琴琴弦,发出一个高亢的音符!

    “阿唧——唧——唧咯!”(彝语,意为“来吧!来吧!”)

    随着他这一声引领,上百名彝族男女,无论老幼,同时开口!苍凉、雄浑、充满原始生命力的《阿细先基》古歌,如同沉睡了千年的火山,轰然爆发!歌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、肉眼不可见却真实存在的精神洪流,如同不屈的战矛,直刺那湖心翻涌的哀怨迷雾!

    歌声所至,湖面的薄雾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阻挡、驱散!那女子的哭泣声也变得断断续续,充满了惊怒与不安!

    赵清真立于法坛之后,见状,立刻行动!他并未施展攻击性的道法,而是将自身那蕴含“归墟之心”、包容与净化特性的磅礴神念,如同最纯净的甘露,缓缓注入那由彝族古歌构筑的精神洪流之中!

    道家的“上善若水”、“无为而化”,与彝族古歌中“战天斗地”、“生生不息”的意志,在这一刻,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!那精神洪流得到了赵清真神念的加持与引导,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不再是单纯的对抗,而是变成了充满悲悯与安抚力量的“净化之音”!

    这融合后的力量,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冰冷的深渊,如同清澈的泉水洗涤污浊的淤泥,温柔而坚定地涌入湖心那“鱼骨祠”的意念场核心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