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是的。” “他叫什么?” “顾思东。” 听到这个名字,薛长山没有去嘲讽顾林给自己子女起名字的随意,而是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张英俊的脸庞。 由于继承了前身的全部记忆,对薛长山而言,同州起义也仿佛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一样。 他知道顾思东,那是个能文能武的强人,在起义军里统领着很重要的一支力量。 虽然不是实际领袖,但在起义军队伍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 当时还只有一身蛮勇的薛长山前身,甚至对顾思东还带着几分敬佩。 以顾思东的能力,在同州起义被扑灭之前绝对可以逃出来,但他却在最后时刻做了一件蠢事。 他竟然偷偷潜入文泉县——同州府知府逃走后躲在那里——准备刺杀那个已经无关大局的废物知府。 结果显而易见,他死在了那次的刺杀中,甚至没能碰到知府。 在偶尔回想起这段记忆时,薛长山也曾想过为什么顾思东要在最后时刻犯蠢。 在他看来,也许是顾思东想到了在起义失败后就算逃走也没法再好好活下去。 毕竟他是起义军里头领级别的人物,说白了就是在朝廷那里已经挂了名号。 他就算想在失败之后隐姓埋名,也很难藏得住,毕竟朝廷不可能放任一个有名有号的造反者逍遥法外。 不像薛长山的前身,在同州起义里就是个小头目,逃了就逃了,朝廷甚至不会知道跑了这么一号人。 所以逃无可逃的顾思东才想着在起义失败前做一件大事,也算是死得其所。 尽管这是个很蹩脚的猜想,但薛长山之前只能想到这一步。 现在听到了顾思南讲述起其中真正的内幕,他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 “我兄长其实是被父亲逼死的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