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周全虽然是个软骨头,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着不错的办事能力。 他建议薛长山不能一股脑就把朱员外的地全分出去,而是以每家壮劳力多少按人头分田。 每个壮劳力分三亩田,虽然不多,但却是他们的自耕地。 从佃农变成自耕农,其实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些村民对薛长山死心塌地。 剩下的田地,还能吸引来更多逃入山中的逃户。 双管齐下,让东石村的人口多起来,就相当于薛长山的“预备役兵源”多了起来。 不过薛长山知道,这件事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有太多细节需要照顾到。 他不会做,祖大寿不会做,三狗那些只知道杀人的莽夫更不会做。 东石村计划的开始,让薛长山意识到自己的人才储备太薄弱了。 竟然连治理好一个村子的人才都没有。 好在常顺是个本分人,又是土生土长的东石村人,至少暂时稳住局面应该不难。 除了祖大寿和三狗外,其他手下都被薛长山留在东石村。 这段时间他们要忙的事也不少。 要把之前藏匿在各处山洞里的货物运回来,还要在村中招募村民修建寨子。 如今已是深秋,就算分给村民田地也没法播种。 想快速让他们为自己所用,就得让他们尝到甜头,这也是快速建立威信的重要一步。 薛长山不能在他们面前亮出知县身份,只能以利诱之。 如此循序渐进,慢慢把他们发展成愿意为钱打仗的“职业军人”。 好在练兵方面,薛长山的这些手下都算得上是能独当一面的好手。 就算祖大寿跟自己回米阳县,其他人也一样可以胜任这个任务。 --- 米阳县。 城外的山贼打的热火朝天,并没有影响到县城里百姓的生活。 毕竟对于寻常百姓而言,他们巴不得那些山贼人脑子打成狗脑子。 但在县衙之中,一些胥吏的状态明显不太对。 以秦家为首的一些胥吏,外出征收丁税时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一些阻力。 其实并非那些温顺的百姓忽然变得硬气起来,实在是接连的加税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。 但凡能交上税,谁又真敢跟官府叫板。 薛长山稳坐在大堂之上,看着一众胥吏问道:“我说没说过,丁钱按三钱银子收?” 第(2/3)页